有這4個特點的生意
美國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曾經(jīng)講過一句話,他說:“我們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偉大之處在于,在這里最有錢的人和最窮的人享受著基本相同的東西。你可以看電視喝可口可樂,你知道總統(tǒng)也喝可口可樂。你喝的和街角的叫花子喝的是一樣的。所有的可口可樂都是一樣的。”
沃霍爾的這句話大家聽聽也就算了。但是,還真有一個人把它當真了。那個人叫做巴菲特。巴菲特從1988年開始持有可口可樂的股票,一直持有到今天。然后,他在這只股票上賺了好多好多錢。從1988年到1998年10年里面,他從可樂的股票里面賺到了13倍的錢。在他的龐大的商業(yè)帝國里面,可口可樂的股票是他的一個基石股票。
在商業(yè)世界里面有兩種哲學,一種叫做求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風口,隨著商業(yè)模式、消費者習慣的迭代、技術的變革,人們要不斷地追逐潮流,通過不斷地求變來獲得更大的利潤。
另外一種哲學叫做不變。就像巴菲特這樣的,手中握住一個東西,一握就是10年、20年、30年、40年,在不變中讓時間來檢驗你的價值,為你產(chǎn)生利潤。
貝佐斯在1995年創(chuàng)辦了亞馬遜,至今已經(jīng)21年了,目前公司估值3500多億美金,全球第二、僅次于谷歌。大家都在問,貝佐斯究竟做對了什么事情?
在貝佐斯的經(jīng)營哲學中,有一條叫做“
將戰(zhàn)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
在1912年的一次大會上,貝佐斯曾經(jīng)講過一段話,他說:“我常被問一個問題,在接下來的10年里會有什么樣的變化?但我很少被問到,在接下來的10年里什么是不變的。我認為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更加重要。因為你需要將你的戰(zhàn)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
那么,對于亞馬遜,對于所有在網(wǎng)上購物的消費者來說,什么是不變的?貝佐斯認為有三件事情是不變的:
第一,東西要便宜,大家都喜歡價廉物美的東西。
第二,要無限選擇,你有足夠多的東西可以讓大家選擇。
第三,消費者體驗,購買東西時覺得非常地便捷、非常地方便。
貝佐斯說,在過去的20年里面,亞馬遜所有的投入、戰(zhàn)略都是建立在這三個不變的需求之上的。他們不斷地去琢磨消費者喜歡怎么樣的低價商品,想辦法讓消費者在亞馬遜可以無限地選擇,思考如何完善購物者的體驗,這些東西都是不會變的。
什么是偉大的生意呢?貝佐斯說,一個最理想的生意應該由四個特點組成:
第一,消費者喜歡的;
第二,能夠增長到足夠地大;
第三,資本的回報率很高;
第四,它能夠經(jīng)受時間的考驗。
貝佐斯說,當你找到了這樣的生意,不止要把握住,更要像人生伴侶一樣把它和你緊緊地綁在一起。
巴菲特在可口可樂這支股票上的長期持有,好像一股清新的風告訴你說:這個世界上,有些東西很可能是不變的。
你要獲得真正的成功,就要抓住那個核心的東西,它很可能是那些看上去非常不起眼的、不變的東西。
掌握了這三點
你就掌握了商業(yè)世界
中國古人有句話,叫做埋頭種地,抬頭看天,當年我們爹娘都這樣教育過我們。但是,現(xiàn)在所有做商業(yè)的人都問一個問題,商業(yè)世界的天是什么?
我覺得,商業(yè)世界的天是由三個東西所構(gòu)成的。
第一,趨勢。
趨勢,就好像我們站在長江邊上一樣,叫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我們所從事的每一個行業(yè)、每一份職業(yè),如果你在一個順應世界和產(chǎn)業(yè)趨勢的潮流中,你會順流而上,勢如破竹。如果你是逆潮流、逆趨勢,你就會非常辛苦。
比如說,20年前,你在中國做家電行業(yè),那就是一個趨勢,因為中國剛剛處在一個家電消費爆發(fā)期的時候。如果10年前你進入房地產(chǎn)行業(yè),那也是一個趨勢,因為當時中國進入到一個城市化改造的新時代。
但是,今天你如果再進入到家電行業(yè)、房地產(chǎn)行業(yè),你可能就會死得很難看。
第二,工具。
我是一個文科生,做了20多年的財經(jīng)觀察以后,現(xiàn)在變成了一個技術的原教旨主義者。我認為,人類物質(zhì)文明的進步,是從一萬多年前的鉆木取火開始的,到今天我們看到的所謂的互聯(lián)網(wǎng)變革、硬件革命等,每一次的迭代都是一個又一個的工具所帶來的。
一百多年前,歐洲最大的城市是倫敦。城里有30多萬人,有10多萬輛馬車,圍繞著馬車產(chǎn)生了各種各樣的產(chǎn)業(yè),比如做馬鞍的,制造馬車的,甚至連路也叫做馬路。
后來當汽車出現(xiàn)后,所有跟馬車相關的產(chǎn)業(yè)全部都瓦解掉了,在馬車領域里那些最聰明的人就成為那個時代最最沒落的人。相反,在那個時代,你只要進入到汽車行業(yè)里,即便你是一個智商比較中等的人,只要比較勤奮、肯干,你就能夠成為那個時代的財富獲得者。
工具革命,是一個產(chǎn)業(yè)到另外一個產(chǎn)業(yè),一個時代到另外一個時代最重要的跳板。今天,說一個人有沒有跟上時代,是不是本時代的人,關鍵就看你有沒有學會運用那些工具,如果你沒有,那你就是一個被工具淘汰的人。
第三,政策。
歷史上,中國是一個中央集權(quán)制國家,政府幾乎掌握了所有國家產(chǎn)業(yè)變革的政策。比如說,政府擁有土地的處置權(quán),擁有信貸的處置權(quán),擁有貨幣的發(fā)行權(quán),擁有產(chǎn)業(yè)的準入權(quán),擁有人才的配置權(quán)。
而當今世界,最有能力的那個人叫做上帝,第二就是我們的政府。
政府掌握了很多政策,中國的經(jīng)濟會不會好?一定會好的,因為政府有一個政策工具箱,工具箱里還有很多政策沒有拿出來。
中國的一些行業(yè),比如股票市場的波動,過去幾年房地產(chǎn)市場的波動,中國能源產(chǎn)業(yè)的變革等等,都跟國家在某一時刻推行的某一個政策有非常大的關系。
什么叫做天?這個天,是非常真實地存在的,它由三部分構(gòu)成:
第一,趨勢。你有沒有站在那個趨勢上,你有沒有站在那個風口;
第二,工具。你有沒有掌握最最先進的當代的技術工具;
第三,政策。你了不了解中國政府是怎么想的?總理是怎么想的,省長是怎么想的?我們的經(jīng)濟專家是怎么想的?
趨勢、工具、政策,是中國所有商業(yè)從業(yè)者頭上的那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