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大大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
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
有一位女性將成為焦點中的焦點
習大大評價她“實至名歸”
曾特意選在中南海“仙島皇宮”——瀛臺會見她
贊她為政府工作36載
對國家和香港有心、有力、有承擔
克強哥在紫光閣親自為她頒發(fā)任命令
這逼格指數(shù)簡直了、逆天了
她就是繼梁振英之后香港第一位女特首、第五任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林鄭月娥以777張有效選票,高票當選為香港特區(qū)第五任行政長官人選(選舉委員會委員共1194人),亦將成為首位女性行政長官?,F(xiàn)年59歲的林鄭月娥自1980年從香港大學畢業(yè)后,便一直擔任政府公職,負責過除教育外幾乎所有主要政策領域,參選特首之前,林鄭月娥是香港政務司司長,為港府的“二把手”。
對于無數(shù)女同胞尤其是事業(yè)型女性來說,林鄭月娥堪稱是成功杰出的代表與典范,她前進的每一步都值得關注、學習,甚至模仿。且不說性格和行事風格如何,許多香港普通人對林鄭月娥的印象就是“那位喜愛在公開場合穿旗袍的女士”。這位女士,每次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里,大多是以一襲優(yōu)雅復古旗袍,從黑壓壓的一眾西服革履中脫穎而出,自動成為焦點。
【寒門貴女】
1957年,林鄭月娥出生于香港灣仔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由上海而來的移民,早年是“行船”的,后來做點小生意;母親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沒有受過什么教育。家里一共五個孩子,林鄭排行第四。林鄭月娥本名鄭月娥,嫁給現(xiàn)任丈夫林兆波后冠以夫姓,改名為林鄭月娥。
林鄭月娥祖籍寧波,1957年出生于香港,在灣仔一棟唐樓的板間房里長大,一家9口,祖母、外祖母、父母、五兄妹擠擠一堂。唐樓,就是沒有電梯和沖水廁所的樓;板間房,就是內地正在整治的“群租房”。小時候,林鄭月娥沒有自己的書桌,只能把雙層床的上鋪用作書桌,站著寫完功課。
沒有電梯、沒有沖廁、采光極差、極度擁擠、消防隱患巨大,這樣的居住環(huán)境,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香港的一個投影。
母親對教育的重視也改變了林鄭月娥的命運。雖然林鄭的母親自身沒有受過多少教育,但是她覺得一定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聰明的女兒找一所最好的學校,這毫無疑問是相當有遠見的。林鄭月娥也因母親的努力,在七歲時得以進入嘉諾撒圣方濟各書院讀書,這是灣仔地區(qū)條件較好且樂于招收中下階層子女的一所教會學校。林鄭在這所學校里度過了小學、中學、預科的十多年時光,在其中成長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領袖。
嘉諾撒圣方濟各書院在灣仔區(qū)建校,方便服務附近的低下階層,攝于七十年代。右小圖為念中七時的林鄭月娥。
十年苦讀,林鄭留下一段成績優(yōu)異的求學之路。中學時,她曾滿懷醫(yī)者仁心,夢想懸壺濟世;后來,她又立志成為社工,服務社會,為此,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香港大學社工系。大二時,林鄭從社工系轉到社會系,畢業(yè)后考錄政務官,加入政府隊伍。
她亦笑指自己幾乎年年考第一,只有一次期中考只得第四名,就覺得是相當大的挫折,更回家大哭。林鄭月娥自言多年仍記得此事,相信與自己愛面子有關,不過現(xiàn)時回看亦覺是小事一樁。
求學時期的鄭月娥
當時因為喜歡電視劇《北斗星》中劉松仁所飾演的社工一角,因而選了社會科學院希望做社工,但最后發(fā)現(xiàn)大學生涯不應太快以專業(yè)為主,認為讀社會學更能夠擴闊眼界,增加她對各方面的認識。
19歲那年林鄭月娥曾受劉松仁(左)主演社工的《北斗星》啟發(fā)而希望投身社工,攝于2013年。
【少有凌云志】
這個凌云志
不是當大官、發(fā)大財
中學時,林鄭曾滿懷醫(yī)者仁心,夢想懸壺濟世;后來,她又立志成為社工,服務社會,為此,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香港大學社工系。大二時,林鄭從社工系轉到社會系。
1985年參與中英聯(lián)絡小組,處理香港回歸問題。林鄭以隨從的身份,跟一些主要官員到英國外交部和北京中央政府開會、談判,見識了兩國最高領導層的決策過程,并且有機會向高層官員展示自己。
1988年拿到獎學金到美國華盛頓實習,她選擇了環(huán)保部門。當時,美國有不少法案因商界的反對而困難重重。這使她明白政府要有效施政、服務市民,平衡各方利益至關重要。
1988年被派往美國華盛頓環(huán)保部門實習的林鄭月娥。
她兼任香港扶貧委員會主席這幾年,推出了“長者生活津貼”“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尤其是首次公布官方“貧窮線”,在香港是“破天荒”的舉措,讓政府全面了解香港貧窮人口情況,制定對策,繼而大增社會福利投入,使貧困率下降。
她的工作表現(xiàn)很快被注意到,兩年后被調入重要的股災調查委員會。在股災調查委員會的經(jīng)歷,讓她得以對香港經(jīng)濟有深入的了解,為她日后執(zhí)掌香港財政奠定了基礎。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和2003年非典疫情兩大危機事件發(fā)生時,林鄭月娥正好分別擔任掌管財經(jīng)事務的庫務局副局長和負責社會保障的社會福利署署長,在危機中應對得當,獲得一致好評,林鄭逐漸進入港府核心。
2000年,她出任社會福利署署長
經(jīng)常去街道上與露宿人士交流
聆聽最底層的聲音
后來,推行了“露宿者試驗服務計劃”
2003年,“非典”肆虐
本已調任房屋和規(guī)劃地政局的她
超越職責發(fā)起成立“護幼教育基金”
用以照顧那些孤兒
因為反響熱烈
原來設定籌資1000萬港幣
3個月內就達到了8300萬港幣
而為了監(jiān)督這筆款項用在刀刃
連續(xù)13年
她幾乎從不缺席監(jiān)督基金使用的專題會議
包括汶川地震
【官到無求膽自大】
古語云:人到無求品自高
她卻說:官到無求膽自大
無求者無畏
敢作敢當、雷厲風行、一往無前
讓她有了“鐵娘子”的美譽
2007年,她獲任發(fā)展局局長
上任不到一個月,便遭遇“硬骨頭”
位于中環(huán)的皇后碼頭拆遷難題擺在了案頭
少數(shù)本土派人士不理解
開始靜坐、露宿、示威
甚至有3人選址無限期靜坐絕食
要求政府承諾保留皇后碼頭
這時候,林鄭月娥身著白衫、單槍匹馬
到皇后碼頭與上百名示威民眾對話辯論
霸氣若關公單刀赴會、子龍單騎救主
她直言學術意見
認為皇后碼頭未實現(xiàn)價值最大化
強硬表態(tài)“不拆不遷,我做不到”
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又堅守底線、不卑不亢
立場堅決果斷
辯論期間,甚至有人向她遞交一幅血書
以鮮血寫成的“一錯再錯”的血書
她直接起身離場
最終,皇后碼頭幾日后迅速清場
危機成功化解
她也獲贊“好打得”
此事令她聲名鵲起,得到了“拆彈專家”的稱號。
2012年,她躋身梁振英班底出任政務司司長
成為港府“二號首長”
她遭遇了沸沸揚揚的“反國教”風波
遭遇了公屋“鉛水”事件
遭遇了香港“占中”運動
她都是“硬頂上”
她直言政府撤回國民教育科目不合適
她不允許官員接受侮辱
因為官員代表特區(qū)政府形象
于是拍案而起
炮轟泛民議員將“鉛水”事件政治化
她“有膽承認制度不足”
要“為公務員討回公道”
占中期間,她帶隊與學生對話
擲地有聲
堅決維護“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權威
一路風雨,她排雷無數(shù)、拆彈無數(shù)
讓她又贏得了“拆彈專家”這個名聲
這種硬派務實作風
讓她的民眾支持率一度高達73.8%
她說,強硬也好、感性也罷
都是因為愛香港
【無情未必真豪杰】
她說:其實我也只是個小女人
愛穿旗袍
氣質溫婉,笑容親切
一點也不像政治強人
她有著街口轉角的偶遇和初戀般的愛情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
林鄭月娥獲政府報送到劍橋大學進修
為上學方便,她買了一輛自行車
結果騎了不到兩周,就出了車禍、腿斷了
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當時正在劍橋攻讀博士學位的林兆波
看到當?shù)貓蠹垐蟮篮?/span>
組織香港同學赴院探望
兩人由此相識、相知、相戀
而且,林兆波最終由她的初戀成為一生伴侶
林鄭月娥與丈夫林兆波相識于劍橋大學,當時一個被派到當?shù)剡M修,一個在當?shù)毓プx博士,攝于八十年代。
3年后,“鄭月娥”和林兆波結為伉儷,婚后冠夫姓,也就是現(xiàn)在的“林鄭月娥”。夫婦育有兩名兒子,長子林節(jié)思、次子林約希。林兆波后曾在中大數(shù)學系任教。
雖然對外一直以“精明能干的女強人”示人,但家庭才是“林太”人生的第一位。林鄭月娥向來予人“好打得”的職場女強人印象,但談及丈夫及兩個兒子,卻瞬間有種“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的感覺,澄清自己不是“怪獸家長”,沒有強迫孩子要做醫(yī)生律師或學才藝,但兩個兒子都是劍橋畢業(yè)生。她認為,父母最重要是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照顧及空間。
2004年,已經(jīng)升任房屋及規(guī)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的林鄭月娥,為了照顧在英國求學的長子林節(jié)思,決定一家往英國生活。她向政府申請自愿降級,赴英國出任香港駐倫敦經(jīng)濟貿(mào)易辦事處處長。兩名兒子便在當?shù)厣龑W。雖然后來她回港工作,但兒子留在英國讀書,原因包括學習香港沒有的學科。
長子林節(jié)思、次子林約希。林兆波后曾在中大數(shù)學系任教。
她可完全不像我們的達康書記
唯GDO,毫無人情味
她愛著自己的家、丈夫、兩個兒子
她不止一次地在公開場合說,自己是“小女人”
她表示,每一次升官前
都會詢問丈夫和兩名兒子的意見
因為她身為問責官員,擔心給家人帶來壓力
她的大兒子說,母親出任公職期間
會盡量推掉不要的應酬回家
常常親自下廚做飯
她知道,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甚至,為了小孩
她連官都不當了,主動請求降級任職
丈夫林兆波也很給力,為了免其后顧之憂
很長時間都一個人在英國照顧兩個兒子
很多時候
林鄭月娥只能獨自一人呆在偌大的官邸
她說,“有時夜晚自己一個人,沒人陪看電視
真的很想有個肩膀依靠”
對于丈夫
她說,自己凡事都會征求他的意見
尊重必然換來尊重
正因為此,她的從政獲得了丈夫的堅定支持
2012年,她一度卸任發(fā)展局局長去英國靜養(yǎng)
是丈夫說服她繼續(xù)為香港服務
特首之爭,她多次表示無意參選
是丈夫、兒子理解支持鼓勵她
林兆波甚至特意用情書表達支持
說,我倆的心是相連的
我對你的支持是無限的
她為此無比動容
說,我能做到今日的位置
一定是有家人、特別是丈夫的支持
誰說愛情和工作、事業(yè)和家庭不能兼顧
連魯迅先生都說
憐子如何不丈夫
對家庭都不珍惜、對家人都不真愛
你能相信她對民眾是真愛嗎
她不忘本、不忘根
毫不避違自己的祖籍
很多場合都自豪地說
母親是寧波人、父親是舟山人
還多次出席浙江、舟山在香港的活動
用“海的女兒”的力量,為故鄉(xiāng)幫襯帶鹽
【祝福聲里話豐年】
林鄭月娥
她不僅是一個果斷、為民、勤廉的政府官員
更用一個氣質溫婉、笑容親切的女人形象
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愛的妻子和母親形象
征服了數(shù)以百萬計的香港民眾
也征服了你我
她有鐵腕手段,也有柔軟心腸
她愛國、愛港,也愛自己的小家
你看,連習大大都過來捧場了
那就讓我們一起
祝福林鄭,祝福香港
希望在她的治理下
香港成為祖國更加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