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五艙合一“獵鷹號”硬氣膜實驗室,經(jīng)過大約20多小時的搭建,正式在蘭州投入使用,助力蘭州開展大規(guī)模核酸檢測。
據(jù)悉,“獵鷹號”硬氣膜實驗室由以鐘南山院士擔任主任的廣州實驗室、國家呼吸研究中心提供技術指導,由金域醫(yī)學全面運營。該實驗室配有1個試劑準備區(qū)、2個樣本處理區(qū)、2個擴增分析區(qū),可實現(xiàn)從試劑配置、加樣、提取、擴增自動化,自動分析到出報告的核酸標本檢測全流程信息化,日最高檢測產(chǎn)能可達8萬管,按10混1采樣方式,每天最多可檢測80萬人,將大大提升蘭州市核酸檢測速度,提升檢測效率。
“目前,實驗室百余名檢測人員,將通過24小時人機配合,不間斷開展檢測,短時間內(nèi)大幅度提升核酸檢測效率。此前‘獵鷹號’硬氣膜實驗室曾馳援廣州、南京、揚州、廈門、哈爾濱。與之前‘三艙合一’硬氣膜實驗室的模式相比,‘五艙合一’的硬氣膜實驗室整合了試劑配置區(qū),擴大了擴增區(qū),使其在總艙面積減少的基礎上提升了檢測效率,擴大了檢測規(guī)模。”“獵鷹號”硬氣膜實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實驗室里,來自各地的檢測人員專心致志地分析樣本,來自廣州的王紹杰,作為“獵鷹號”硬氣膜實驗室搭建負責人之一,曾多次參與廣州、南京、揚州硬氣膜實驗室搭建工作,助力當?shù)匾咔榉揽毓ぷ?。此次蘭州疫情發(fā)生,他又與許多志愿者集結(jié)趕到蘭州,已連續(xù)工作48小時,目前實驗室內(nèi)核酸檢測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